截至2025年8月15日收盘,之江生物(688317)报收于24.72元,较上周的23.34元上涨5.91%。本周,之江生物8月14日盘中最高价报25.83元,8月11日盘中最低价报23.34元。当前总市值达47.5亿元,在医疗器械板块市值排名81/126,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3413/5152。
本周机构调研要点:
公司持续看好抗体药物在多个疾病治疗上的应用,并已成功筛选若干抗体药物分子。 类器官技术已在科研和医疗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为精准用药提供重要研究工具。 公司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构建诊断+治疗全产业链布局,加速国际化进程。日本子公司将立足日本本土市场,逐步拓展至欧美高端市场,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 公司目前在垂直一体化方向上布局,延申产品链、产业链、价值链,致力于新药以及上游关键原材料的研发创新。
公司持续看好抗体药物在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甚至感染性疾病治疗上的应用,2016年和2020年通过两轮投资,持有领先的创新抗体药物发现公司三优生物股权。公司与三优生物在创新抗体药领域上深度合作的在研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目前已成功筛选抗体药物分子若干,其中1项已进入发明专利受理阶段。公司将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推进重点项目的研发进程,打造实现预防、诊断、治疗一体化的布局。具体项目进展将严格按照信息披露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公司与三优在业务层面一直保持着紧密的交流。在股权层面,会综合考虑公司的战略布局、全体股东利益、三优的发展需求、市场环境等因素进行研判。后续如涉及资本运作相关事项,我们将在履行必要决策程序后,适时推进相关事宜。具体决策将严格按照信息披露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类器官技术及应用:
类器官技术目前已在科研和医疗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其核心应用包括肿瘤细胞体外筛选和疾病模型构建,为精准用药提供了重要研究工具。该技术通过模拟器官生理状态,相比传统动物实验展现出更好的预测性和可靠性,部分类器官甚至可实现长期传代培养。公司可以在科研领域提供定制化类器官模型,用于疾病研究及药物开发;临床方向,与医院合作开展个体化诊疗,辅助肿瘤患者药效测试及治疗方案筛选等服务。同时,公司通过提供培养基、培养板、肿瘤药筛芯片、共培养芯片等耗材到检测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公司战略及国际化布局:
公司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持续优化现有的分子诊断产品,不断强化技术、质量、品牌和服务优势。在加强自主技术创新的基础上,通过战略并购与合作拓展外延增长,推动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的研发,丰富产品矩阵,实现从传染病向肿瘤领域的战略延伸,构建诊断+治疗全产业链布局,覆盖疾病早筛、伴随诊断、复发监测及治疗等多元化场景。同时,公司将加速国际化进程,以海外子公司为支点,加快海外产品注册,依托多品类试剂、自动化设备及高质量服务,为全球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持续深化全球市场布局,加快海外市场业务拓展的步伐。成立日本子公司旨在通过国际品牌战略,先立足日本本土市场,再逐步拓展至欧美高端市场,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全球市场竞争力。初期快速导入科研级产品建立市场基础,同时积极推进检测试剂和设备等临床产品的PMD认证工作,而材料类产品则可直接投放市场实现快速商业化。这一布局不仅能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更能确保以合规、高效的方式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为后续全球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
本站属个体站点,非官方网站。本站的文章内容由系统自动采集,不保证其真实性,敬请自行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并请谨慎使用。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如有侵权,联系QQ:1755043837